浙江大学管理学院BEST学科交叉行动学习团队招募通知

发布时间:2025-04-11

一、项目背景

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位一体”的战略部署,深化产教融合,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联合浙江大学科技园、PI老师团队,启动BEST学科交叉行动学习项目。现面向全体MBA学生、BEST计划学生招募跨学科团队,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,通过实战赋能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实现。

二、项目分类与简介

根据技术领域与应用场景,四大项目分类如下:

类别

项目名称

核心技术

应用场景

交叉学院

医疗健康技术

项目1. 基于GCN架构的结直肠内视镜识别系统

医疗+人工智能+计算机

医疗诊断、癌症早期筛查

医学院

新材料

项目2. 新型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产业化(抗菌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(CVC))

高分子材料+生物医药

生物材料、抗菌材料、高分子、医疗器械、功能化妆品

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

工业AI智能感知

项目3. 声光融合AI智能感知 重塑工业安全与能源运维

智慧传感+人工智能

智能传感器、智慧能源、智慧安防

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

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

项目4. 智能可调适建筑表皮系统:融合气候适应性与设计美学的低碳建筑制品产业化开发

低碳材料+智能建筑结构+人工智能

低碳建筑、可动建筑表皮系统、气候适应性、建筑智能化

建筑工程学院

项目简介

项目1名称:基于GCN架构的结直肠内视镜识别系统

项目简介:维视宝医疗科技公司(Visionary Medic)专注医疗 AI 领域,主打项目是基于深度学习自主研发的生成协作网络(GCN)架构产品,用于肠镜下肿瘤的实时侦测和分类。该产品作为全新人工智能技术,能在减少数据训练量的情况下保持高精准度、清晰度和准确率,适配多种环境与硬件条件。GCN 系统不仅在肠镜肿物实时识别上达 98% 的高识别率,核心技术还可集成到便携式嵌入装置,借助商业化嵌入式装备实现高便携性,便于推广,有助于提升我国各级医院肠道镜检出率、降低漏诊率,辅助医生精准诊断肠病,促进医院间协作,提升医生工作效率,为患者带来更好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。此项目获批 2024 年杭州市余杭区领军人才项目补助(3 1200 万),团队成果丰硕,发表 30 余篇高水平论文,申请或授权 4 项专利、拥有 1 项软件著作权,还荣获多项大奖,成果被医学影像计算领域顶级会议收录。鉴于 GCN 系统对多种医学图像的覆盖能力,维视宝未来将依托该系统拓展至所有医学影像应用领域,实现医学图像领域全覆盖。

项目2名称:新型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产业化(抗菌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(CVC))

项目简介:抗菌聚氨酯中心静脉导管项目,聚焦研发采用新型医用抗菌材料超支化聚赖氨酸(HBPL)的中心静脉导管。HBPL 具有独特超支化树状结构,兼具抗菌和促进组织再生功能,能高效杀灭多种微生物,且合成工艺简单、生物毒性低、易于修饰。该项目攻克导管涂层难题,利用 PVP 水凝胶和 HBPL 构建兼具持久抗菌性与超低摩擦系数的涂层,通过掌握多项关键技术实现涂层均匀覆盖,建立多维度评价模型推动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。目前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,HBPL 涂层导管抗菌、润滑性能优异,生物安全性高、长效稳定,生产工艺适合大规模应用。项目由博慧(浙江)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,前者突破 HBPL 技术并推进医疗器械研发,后者凭借在麻醉重症器械领域的优势聚焦导管涂层技术攻关,共同致力于填补国产高端导管技术空白。

项目3名称:声光融合AI智能感知重塑工业安全与能源运维(工业AI智能感知项目)

项目简介:浙江探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的公司,以近超声和光纤感知系统为核心,通过智能诊断、AI算法等,全面提升能源行业运维安全与效率。公司由浙大博士生导师担任首席科学家,核心团队由浙大、帝国理工、剑桥大学及行业资深专家组成,曾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,全国首个北斗+近超声授权发明专利。项目成果已在宁德时代、中石油、中石化等多个城市多个场景应用。已申报宁波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,初步达成200万的直投意向。

项目聚焦新一代近超声、光纤泛感知技术,发展自主可控的全国产化工业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。以创新的近超声和光纤感知系统为核心数据入口,融合现场工艺经验与AI算法,深耕工业数字经济通过“声光结合”、“动静结合”、“时空结合全面提升能源行业运维安全与生产效率,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。

项目4名称:智能可调适建筑表皮系统:融合气候适应性与设计美学的低碳建筑制品产业化开发

项目简介:项目基于本团队专利技术,开发可二维展开的新型建筑外遮阳系统。系列产品具有优越的低碳性能和艺术效果,能够解决目前三维可动表皮普遍存在的造价高、能效低、厚度大、形式单调、构造复杂、维护困难等问题,在绿色建筑、城市更新、文旅商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本项目研发的二维展开建筑表皮技术主要包括:

基于均匀镶嵌/非均匀镶嵌加铰接点、铰接杆或铰接面的二维可展开表皮设计系统化方法

AI辅助生成无限类型的可动表皮设计技术(基于镶嵌几何学数据库+智能生成设计算法,自动完成可动表皮的几何选型、形态设计、节点设计,大幅提高效率。)

单点驱动带动整体联动技术

高鲁棒性的节点构造技术

响应室内外热环境、光环境的表皮控制技术

与物联网、AI结合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运行技术

三、招募对象与能力要求

1.  招募对象

1浙江大学MBA 20232024级在校生、BEST计划学生,专业不限,鼓励跨学科组队;

2每组4-6人,需包含至少1名具有项目相关技术背景成员。

2.  团队核心能力要求

(1) 市场分析能力:能通过行业调研、竞品分析,精准定位目标市场;

(2)战略规划能力:熟悉商业模式设计,擅长制定产品推广策略;

(3)财务建模能力:具备基础财务知识,能完成投融资测算与估值分析;

(4)资源整合能力:善于对接企业、投资机构及政府资源;

(5)团队协作能力:适应跨学科协作,具备项目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。

3.  优先考虑条件

(1)有创业经历或参与过创新创业大赛;

(2) 熟悉计算机、医疗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人工智能等领域;

(3)有相关领域学习背景或者相关行业从事经验。

四、培养与支持

1.  课程时间

20254-7

2.  资源赋能:

(1)导师团队:浙大交叉学科教授团队+行业导师+科技园孵化专家;

(2)实践平台:科技园孵化空间、校友企业实地调研、项目路演机会。

3.  完成要求(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):

(1)完成商业化可行性报告(如市场调研、竞争格局、SWOT分析);

(2)制定商业计划书(明确产品定位、营销策略、财务预测);

(3)推动项目进入中试或市场化阶段(如签订合作意向书、完成首轮融资);

(4)参与成果展示会,面向投资人、企业进行项目路演。

(5)符合课程考核要求的同学,可获得项目实践课程学分,如已有该学分将不再重复获得。

五、报名与选拔流程

1.  报名时间410日—41724:00

2.  报名方式

(1) 填写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BEST学科交叉行动学习学生申请表》(附件1),提交至邮箱:linyijie@zju.edu.cn,邮件标题注明:学号+姓名+项目名称

(2) 需附一页个人简历。

六、预期收益

1.  能力提升:积累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链条实践经验,提升就业竞争力;

2.  资源网络:接触行业前沿科技,获得对接行业头部企业、投资机构及政府资源;

3.  荣誉激励:优秀项目团队可获得综合素质评价激励政策;

4.  孵化机会:优先入驻科技园孵化器,享受创业政策扶持。

联系我们

·     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

·     联系人:林老师

·     电话:0571-88273212

·     邮箱:linyijie@zju.edu.cn

附件1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BEST学科交叉行动学习学生申请表》

全球视野  ·  创新能力  ·  创业精神  ·  社会责任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版权所有